- 政策速递
研学“新”知 | 第30期:如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竞争优势
发布日期:2024/08/2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的排头兵,是补链固链强链的生力军。为促进我市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无锡市专精特新企业联盟公众号设立“研学新知”专栏,将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相关的认定条件、评分标准、热点问题、难点解析等方面发布系列内容。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要积极构建一个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引导中小企业进行协同创新。通过实施补链强链的专项行动,加速攻克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问题。要着力打造数字化的营商环境,利用数字化要素为中小企业赋能,提升竞争优势;通过加快培育具有专精特新特色中小企业集群,激发创新活力。本期研学“新”知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供企业参考。
要注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通过强化其在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集中力量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要发挥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工业“四基”领域的专业创新能力,通过“补短板”和“锻长板”,加强细分重点产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实现企业价值链地位攀升。同时,通过建立创新链、产业链与供应链之间有效连接,以确保科研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
一方面,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要通过建立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鼓励开放和共享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展现平台效应。优化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生态系统。同时,要进一步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培育创新型优质企业,增强创新生态稳定性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一是按照产业链的特点,推动行业龙头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入创新链、产业链与供应链,参与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格局。二是加强协同研发攻关,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强前瞻性布局,专注于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加强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突破颠覆性技术的同时,要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揭榜,激发创新活力,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成为行业的链主企业,开发出更多标志性的产品,并制定引领行业的标准,从而促进产业链上大中小企业的融合创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作与配套,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和发展。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顺应数字技术的浪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和数字产业的持续发展。助力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点在于突破数字鸿沟与低端技术锁定,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数字经济红利。
首先,突破中小企业的数字鸿沟,基本方向是通过制定精准定位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帮扶项目,提供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减轻其成本压力。加大对数字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支持,推动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采用和应用高端数字技术,鼓励其投身于数字技术创新,从而打破低端技术锁定。特别地,对于数字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发展潜力巨大,且在特定领域或行业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要积极通过提供融资便利、创新基金、创业扶持,加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方式,降低技术门槛,提升创新能力,助力数字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其次,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于构建和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当前,加快构建和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推动实现数字经济时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优化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市场环境、数字创新环境、数字政务环境和数字安全环境。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旨在为业务的高效运营、数据的安全捍卫以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高效能、高品质且成本较低的数字化基础服务。数字市场环境聚焦于维护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秩序,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开放、公平且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完善数字市场的生态体系。在数字创新环境层面,通过增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创新门槛以及扶持数字创新生态的建设等举措,来推动数字创新生态体系的蓬勃发展。此外,进一步优化数字政务环境,通过构建综合型数字平台、改进政务流程及标准化操作、加强数据资源的共享与互通,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最后,在数字安全环境方面,需要重点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完善网络安全法规,并推动信息技术安全的创新,旨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中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要进一步打造创新活力、优势特色鲜明、资源要素集中、协作网络高效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首先,要进一步激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活力。推动集群整体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合作机制,通过鼓励中小企业集群内部之间的创新协作,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园区。同时,建立创新生态体系,通过搭建研发成果与特色产业落地的合作平台、组织创新竞赛和合作项目等促进企业间的经验分享和资源整合。
其次,要推动专精特新集群数字化升级。一方面,要积极推动集群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数字技术应用的共享和协同,以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数字化服务平台作为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融合点,具备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以及灵活的服务提供机制,是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通过积极推动集群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构建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进而实现技术之间的互补与协同,提升整体技术应用的效能。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共享性,打破信息壁垒,降低信息摩擦成本,能够通过共享机制提高企业协作的信息利用效率,推动知识和技术的广泛传播与应用。同时,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协同性,使得各参与方能够高效地沟通与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推动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快数字技术集群建设,通过培育兼具数字技术能力和专业生产能力的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其在细分市场的规模效应,发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优势,进而构建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这需要进一步引导集群企业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推广具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色的智能化制造装备和系统化解决方案,深化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软件的应用集成,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
再次,要充分发挥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群生态效应。构建并完善龙头企业、专业机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其中,龙头企业作为集群的引领者,应发挥其技术和市场优势,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专业机构通过提供科技和咨询等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同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通过全面降低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本、信息成本与运营成本,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运营效率,从而以多主体联合的方式共同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群生态。
来源:《企业改革与发展》杂志
编辑:陈诗扬
审核:衡晓
发布:陈诗扬